用户名称:北京市平谷区学校后勤事务中心
用户需求:
(一)“以区为本、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质量数据监控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减负增效方面的需求
l 网络阅卷
促进区教研、学校教学评价数据采集的自动化,能够灵活的开展网络阅卷,包括阅卷任务分配与管理、流水判卷、小分采集与管理等;通过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以期达到:
实现任何试卷都能阅,无需专门设计试卷,降低每次试卷印刷成本;
智能处理试卷,减少工作量;
保障阅卷工作的公平性。
l 数据分析需求
对学生的考试与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反馈,是区教研、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帮助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各个科目任课教师、学生等各种角色提供所需的各类分析数据。落实好这项工作,可以为教育管理者及相关教育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现:
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考试涉众(教育管理者、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提供学业数据分析报表;
多种动态数据报告的生成、数据交换;
多种渠道的报告发布、查阅。
应用产品:
达睿思Flyrish中小学考试分析系统软件,达睿思Flyrish网络阅卷系统软件,松下KV-S5055C高速扫描仪及新北洋BTP-2200E条码打印机。
技术方案:
“北京市平谷区教学测评系统解决方案”方案是面向区教研、学校和学生个体,针对学业评价业务的全过程,满足各个角色业务需求的一系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两类 “网络阅卷系统、数据分析与反馈平台:
Ø 为区域教学质量监控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Ø 为学校开展“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学业诊断、评估提供过程化数据支撑,为各角色及时、准确的提供数据分析报告;
Ø 为家庭或学生个体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学业能力诊断报告和学习建议。
考试分析系统:针对区域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特殊性和需求,经过6年各类区域教育机构的大规模应用和完善,我们的考试数据分析系统具备如下特色:
支持经典测试理论(CTT)的数据分析;
覆盖基础教育全角色用户,分析报告多达数十种;
分钟级的产品计算能力;
涵盖各类教学角色,针对性的实用的分析报告;
针对大数据量,快速的云计算服务,缩短教育教学决策的时间,提升决策效率、效果;
首款全面支持各类智能终端(电脑、平板、手机等)的分析反馈系统,便于领导、教师、家长及时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实用的数据交换功能,全面兼容并支持各类数据采集软件(网络阅卷、问卷调查等数据采集系统);
分学科设置数据各种分析类别、分析参数,多维度数据呈现方式供用户选择;提供考虑学校实际需要的分析参数:班级类别、学生类别、分卷属性等;
学生错题名单;
帮助老师、学生积累历次考试错题,便于老师、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帮助老师积累历次考试试卷,帮助不同角色老师存储、管理每一次考试的试卷、试题,实现老师可以随时调取试卷、试题;
学年学期总评统计,能够满足老师对学年学期历次考试进行权重设定并进行统计分析。
网络阅卷系统:针对区域阅卷方式和信息环境的不同,我们提供的高校、精准的网络阅卷产品具备如下特色:
常用试卷都能阅,无需专门设计、印刷试卷,大大降低考试成本;
试卷前后顺序颠倒、上下倒置,均能智能识别实际顺序;
支持扫描、阅卷同时或先后进行,提升效率,考完就能阅;
任何时间、地点随时阅卷,移动终端上也能判卷子;
屏蔽考生信息、采取双评或多评机制,确保准确、公平、无误;
多种手段采集考试数据:“先阅后扫”-老师先阅卷,后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先扫后阅”-先通过高速文档扫描仪进行原始试卷图片数据采集,后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云平台”进行网上阅卷与考试数据分析。
界面友好,操作便捷,提高阅卷效率。
硬件设备:
配置松下KV-S5055C高速扫描仪及新北洋BTP-2200E条码打印机设备。高速扫描仪主要完成前期扫描答卷图片,通过校园网传输至网络阅卷系统条码打印机主要完成后期学生考号条码,防止传统模式学生填涂考号出现错误。
使用效果:
此项目投入使用后,给数字化教育带来了两方面的飞跃:一是力图对学生个体、群体的学业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做出全面分析与诊断,促进教学与管理的有效结合,为学校发展和教学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实现教育局组织全区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利用教育城域网组织中考模拟、期中、期末等考试)、适用于各学校独立组织单独考试单独阅卷、教育局组织全区小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小学可到就近初中进行扫描识别设置然后统一阅卷)等形式的考试。
在不增加区教研、学校、教师、学生负担,不打乱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实现:
ü 全面的监控各校整体教学质量并进行长期的追踪;
ü 科学的制订本区、各学校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ü 合理的评价各校、各班的教学质量并找到差异化原因;
ü 有效的建立教学策略共建共享机制,均衡师资水平;
ü 高效的提升各校、各班级综合学业能力水平;
ü 合理的进行一线教学策略制订与改进;
ü 科学的建立基于学生学业能力发展的家校沟通桥梁;
ü 建立数据和信息驱动下的学生个人学习与自我反思。